预热/Warm Up
UNFCCC天津会议的第一天,一切只是启动。对于一个圈内人来说,第一天我还未闻到任何硝烟的味道。只是大会例行主要的立场陈述(country group statements),从77国集团+中国开始,依次是非盟,小岛国联盟,最不发达国家(LDC),伞形集团,欧盟(EU),阿拉伯联盟等等,再到非政府组织团体(NGO groups)。各自的陈述大同小异,让我想起了我读书时做过的哥本哈根模拟谈判(Copenhagen mock negotiation),那个时候每个“代表”很遵守时间,大家的开场陈述都严格控制在1分半到2分的样子,陈述切中要害,抛出各自的核心立场或者核心提案。而现实的大会,虽然大屏幕上有倒计时,但没人理会,他们的开场陈述冗长,而且更加diplomatic。听起来会觉得所有人都在重复一样的话。
但是,在清楚各stakeholder立场的情况下,非常仔细的听他们不同的措辞和词语安排,还是能听出或者叫re-confirm他们其实不同的立场。其中EU强调了要坚持Copenhagen Accord里部长级谈判已经确定的事情,不要再浪费时间重谈这些已经确定的事情。对于这点,我个人也不是太清楚这些事情到底是指哪些,不知他是指KP还是LCA。
谈到KP和LCA。便先简单普及性介绍一下这两个不同的工作组。AWG-KP是专门为《京都议定书》而设立的工作组,谈判关于KP第二期的事宜。AWG-LCA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下为长期合作而设的工作组。这两个工作组并行的谈判也就是俗称的“双轨制”。美国没有加入KP,所以在KP的会里你不会见到美国的代表;而在KP和LCA的会里,你都可以看到中国谈判官的身影。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各种场合都强调中国坚持“双轨制”的谈判构架,因为如果“双轨”一旦并“单轨”,那么对中国是十分不利的。中国现在顶着很大的压力在支撑KP的轨道。
现在非常明显的是,KP是天津和坎昆的副业,谈的非常沉闷,打不开任何突破口,几乎就是相持消耗战。代表们几乎只是顶着各自的立场,就这么耗下去。看的出各国都认为既定谈不出东西,也并不放太多人力和精力,精英们都应该集中在LCA的战场上。正所谓“大会乱哄哄,小会定乾坤”。“定乾坤”的LCA谈判,现在全部都是闭门的。就是说,即使你就在大会的楼里,你依旧很难知道这个“乾坤”是如何定下来的。
继续回到上面的话题,各代表在大会上的陈述:在资金援助的问题上,你可以听出,依旧所有要钱的国家会提public money,所有给钱的国家尽量避免提public money,尽量提diversity funding mechanism。发达国家不想用纳税人的钱来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而是更想鼓动用市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短期内很不现实,所以在发展中国家眼中,这是一种托辞和不负责任。因为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说,即使发达国家是抱着“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良好的意图,市场的方法也会给亟待帮助的弱者带来明显的不公。因为市场的方法就是强者生存的法则,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弱者本身孱弱,还是要从强者那里购买技术,这让无钱无技术的弱者彻底无力回天。好的市场或许长远上是双赢和多赢的,但气候变化是急症,等不了那么远。
而站在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说,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过是一个个嗷嗷待哺的无底洞,不知道一笔笔纳税人的钱投下去,哪天才是个头。由此也牵出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和信息透明度的质疑。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先给出各自政府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改善,发达国家不肯放钱;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如果没有钱,更谈不上能力建设了。这就变成了“先有鸡还是有蛋”的悖论。好在UNFCCC秘书长Christiana一直很明显在双方纠缠于public money和monitoring capacity and transparency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较量中,明显还是强调要先有鸡,才能给鸡下蛋的机会,所以要先放钱才能让一切改善运转起来。
抛开谈判的纠结,第一天最让人兴奋的是GCCA(Global Campaign for Climate Action)和tcktcktck的Green Great Wall活动,活动引来大会秘书长Christiana的第一个公开亮相,甚是不易。而对我个人而言,最兴奋的是,Christiana在我们的巨幅Great Wall前接受路透等媒体的采访后,我走过去指着我的衣服和她身后的巨幅幕布说:
“I am the negotiator tracker from this organization. Could I take a picture with you?”
She was so nice and said “sure!” Then, she spoke in a secret way like that “I always want to let my daughter to be a negotiator tracker” 见状我急忙说“sure! she is more than welcomed!”
会场间隙,眼前闪过一张张熟悉的脸,解振华,刘振民,等等等等。走路经过刘振民,他正和某Party代表说话,我走过了便又转回身停下,正好他们谈完,穿过一秘二秘和周围一圈秘书,我伸手上前,保留去年认识他时的称呼“刘大使”,遂说“刘大使好”,“我们去年在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见过面,您那时还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代表,这么快您现在又回到外交部做部长助理了”,不过说话内容有限,用他的话说只能限于“和老朋友叙旧”,谈话内容不可扩展至其他。 Reception时,眼前晃过WRI在DC的项目负责人;闪过NRDC负责人,在国会和她聊过transparency的问题;还有AWG-KP里的秘书,原来只在官网照片里看到过。
第一天的感受,预热,兴奋,叙旧。
还有,我没有想到闭门会议会这么多,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这个世界依旧是少数人的世界,是吗?不是吗?




-
http://adoptanegotiator.org/contributors/amilyyang/ Amily Yang